欢迎访问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网站!

会议动态

“东亚汉籍编目学术研讨会——中韩工作坊”在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举办

发布日期:2021-06-15 点击量:

6月12日,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东亚汉籍编目学术研讨会-中韩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山东大学刘心明教授、单承彬教授、牛林杰教授、苗威教授组织,邀请五位中韩汉籍研究领域的专家通过线上会议平台参与讨论。

单承彬教授首先代表国际汉学研究中心致开幕辞,向与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线上工作坊能够在日后双方工作联络、研究心得交流方面发挥作用。牛林杰教授代表中日韩研究中心致辞,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韩国延世大学全寅初教授首先就《韩国所藏中国汉籍总目》的意义进行了主题发表,讲述了他在主编这部著作时的目录收录范围、刊行背景以及其在汉籍研究史上的意义。北京大学潘建国教授的发表题目为“孤本不孤:韩国旧藏中国古佚小说”,以两部最有代表性的韩藏中国佚本小说双璧《型世言》《莽男儿》为例,指出其在朝鲜半岛其实并非孤本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两部小说的现存副本,进一步揭示出调查原始文献的重要学术意义。韩国成均馆大学朴海男教授进行了“韩国书志学的历史与现状” 的主题发表,分别阐述了韩国原文书志学(校勘学)、体系书志学(目录学)、形态书志学(版本学)等概念。北京大学琴知雅副教授以“中韩书籍交流的传统与特征”为题进行了发表,从交流的双向性与接受关系、见闻与反思、曲折与再生产等角度系统梳理论证了中韩书籍交流的特征与意义。山东大学潘超老师进行了“汉籍出版与科举文化”的主题发表,考察了魁星图、魁星印文化传入日本的历史,为观察东亚国家对汉文化的接受与改造提供了极佳的视角。

接着,刘心明教授主持进行了汉籍编目术语的讨论,主要就编目中遇到的细节问题向韩国专家进行请教,讨论形式自由、气氛热烈。韩国编目专家全寅初教授解答了“件”“吐”“刻本”“刊本”等编目术语,并分析了中韩在使用这些术语时的不同理解;琴知雅副教授解释了“束”“丈”“张”“片”“牒”等术语以及两截本、高丽本避讳情况和韩国目前执行的汉籍类目标准;朴海男教授回答了纸张、花鱼尾、鱼尾朝向的著录方法以及高丽本刻工的相关问题。

讨论结束后,刘心明教授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对韩方专家的答疑解惑表达了谢意,他指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使境外古籍调查编目团队遇到的具体问题得以解决,更在中韩编目团队间架起了友好交流的桥梁,希望中韩双方以此为契机,继续就汉籍研究相关工作开展深入研讨,保持沟通机制,共同完成当代学人的使命。